2023年02月02日 来源:
分享到:
2月8日,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。珠海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黄志豪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。
黄志豪表示,珠海将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,坚持“制造业当家”,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,深化落实“产业第一、交通提升、城市跨越、民生为要”工作总抓手,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,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,努力成为全省发展又一重要引擎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。
根据部署,珠海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.5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%,工业投资大幅增长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%,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.5%以上,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%左右,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%以内。
使命担当
为大湾区澳珠极点拓展新空间
“珠海是一座有特殊使命的城市,要心怀‘国之大者’,牢记嘱托、感恩奋进,全面准确贯彻‘一国两制’方针,提升与港澳深度合作质量和水平,支持香港、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。”黄志豪表示。
今年,珠海将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,全力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。构建联动港澳的高水平金融开放体系和跨境金融管理机制,建设珠澳金融人才培训合作中心,争取开展数字货币跨境创新试点。探索建立国际互联网跨境数据管理体系。合作共建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。
在珠澳合作方面,珠海将推动产业协同发展,探索开发互补性旅游产品,采取“一会两地”“一展两地”“珠澳合办”等方式共同培育品牌会展。同时推出支持澳门青年大湾区(珠海)实习就业计划,深化珠澳“文化走亲”交流合作。
“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的大平台,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是我们的责任,也是珠海发展的重要机遇。”黄志豪说,全面建设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,珠海要加强与香港机场合作,推出“经珠港飞”服务,探索推进珠港航空打板合作,建成运营粤港澳物流园一期。此外,珠海还将促进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提质扩量增效,力争跨境电商3年内翻两番。
为积极推进湾区城市合作,今年珠海还将加快黄茅海跨海通道、深中通道连接线建设,积极推进广州至珠海(澳门)高铁、南沙至珠海(中山)城际、广佛江珠城际前期工作,加强高栏港与南沙港联动发展,力争伶仃洋(深珠)通道早日纳入规划建设。
制造业当家
力争全年工业投资迈上千亿元台阶
2023年,珠海力争全年工业投资迈上千亿元台阶,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制造业产业集群。黄志豪表示,珠海将立足建设产业大市、产业强市,加快打造“4+3”产业集群,为“产业第一”战略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夯实基础。
为构建大招商工作格局,珠海将实施“项目落地攻坚年”行动,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、用能、资金等要素需求。同时,支持各区立足实际、做出特色,在香洲区、高新区快速布局一批成长性高、创新力强、发展潜力大的项目和企业;在金湾区、斗门区以大空间、大载体牵引大项目、大产业,推动用地高效集约、上下游配套企业加速聚集。紧盯2000万平方米目标,进一步加快5.0产业新空间建设进度。
今年,珠海将加快搭建“4+3”产业的“四梁八柱”,深入实施“产业立柱”行动,力争三年内打造5000亿元规模的新能源产业集群,支撑珠海工业“半壁江山”;实施制造业“单项冠军”企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培育工程,推动350家以上企业“小升规”。
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,珠海要落实海洋强国战略,建设万山海域、外伶仃海域两大国家级海洋牧场,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和远洋捕捞,依托洪湾渔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海产品交易中心,推进海洋重工、海上风电、物流码头等重点项目建设。
“以‘科技’‘金融’双翼,助力科技企业腾飞。”黄志豪表示。按计划,珠海将建设广珠澳科创走廊,形成若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产业集群。具体而言,珠海年内将新增高企600家以上,推动600家以上企业实施技术改造;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计划;上半年建成港珠澳海洋风险监测预警中心,启动建设珠海海洋科普中心,同时作为珠海科技馆。
全域联动
城乡融合推动珠海高质量发展
今年,珠海将实施“市、区、镇、村”四级联动工程,增强区、镇、村内生发展动力,推动珠海城乡融合发展、全域高质量发展。
促进全域联动消费,珠海将重点围绕香洲区的“情侣路”浪漫风情海岸带和“港珠澳大桥旅游”、金湾区的“珠海太空中心”、斗门区的“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”等乡村旅游、高新区的“唐家古镇”、鹤洲新区的“海岛旅游”,联同横琴长隆,打造一批网红新热点。做大口岸、免税经济,打造环口岸消费带,建设一批服务港澳青年的跨境电商直播基地。
围绕预制菜产业的风口,黄志豪表示,要加快乡村振兴步伐,打造预制菜产业“灯塔园区”。据悉,珠海将支持格力电器牵头打造1000亿元规模的预制菜装备产业联盟,推动预制菜在珠海“接二连三”(接第二产业、连第三产业);打造全国最大的海鲈交易平台,发展数字农业、“年鱼经济”、休闲渔业等新业态。
根据未来一段时间珠海人口、企业较大幅度增长的发展趋势,优化城市发展格局,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,也是珠海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的答卷。
在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方面,珠海将加快建设三大战略通道,打造三条与城市产业紧密衔接、高效联动的经济走廊,建成高品质城市发展轴带。其中,深中通道连接线将直通深圳前海,港珠澳大桥连接线直连香港、澳门,市域轨道环线串联东西城区。
此外,珠海还将规划建设珠海历史文化遗产游径线路,建设特色公共文化空间,打造一批“城市书房”“小剧场”等城市文化新地标,建设“书香珠海”。
民生幸福
深化全龄友好型城市“三大工程”
过去五年,珠海小学生人数增长18.3%、各类人才总数增长55%,充分展现了珠海对人口的吸引力、凝聚力。“珠海是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。”黄志豪表示,珠海将实施绿美珠海建设“九大行动”,努力把每个人的幸福都融入到珠海经济社会发展图景中。
根据部署,珠海将深化全龄友好型城市“三大工程”。具体而言,深化实施“珠海英才计划”,开展产业创新高层次人才倍增、创新创业团队倍增、青年人才倍增等行动;深化实施年轻人、产业工人、新市民“有业有住有家”计划,创新开展“行行出状元”工程,谋划推出“珠海产业新工匠培育工程”;深化实施“一老一小”优养优育计划,推行“托幼一体化”服务发展模式。
在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方面,珠海今年将新建(改扩建)学校48所,新增公办学位不少于3.2万个,实施基础教育“名校名师倍增”工程,实施“珠澳社保服务通”,年内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不少于2万套。
此外,珠海还将对政府现有政策制度进行梳理,全面构建信用激励与约束机制,强化政策引导与服务,努力在珠海营造“鼓励创新”“支持各类企业发展”的政策环境。
(记者 谢静怡 吴志远 黄鹤林 何丽苑)